钢铁电商“巨无霸”为何迟迟未现?
“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出后,全国各地钢铁电商风起云涌,据说已有200多家。根据这样的发展势头,业内外人士普遍认为:在不久的将来,钢铁产业链上将出现巨无霸电商平台。对此,笔者认为,钢铁电商是本世纪初的产物,至今仅有10多年的历史,尚处于萌芽期,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成熟。 眼下,几乎所有钢铁电商都在经历着“烧钱“的历练。按照事物发展规律来说,巨无霸钢铁电商是成熟期的必然产物,而从萌芽期发展到成熟期还得经历成长期和发展期这两个阶段。从某种角度来说,兴办钢铁电商如同造林,覆盖面越大,需要花的时间就越久。“巨无霸”不是不可能面世,而在于在什么时候能面世。笔者认为,钢铁电商“巨无霸”的命运似乎与3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关。 钢铁电商“巨无霸”的形成与认识有关 在钢铁电商发展的10多年历史中,多数企业始终处于“烧钱”阶段,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运用互联网技术时,人们在认识程度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目前,有一些钢铁电商当家人主持的平台,形式上已经有了互联网技术运作的框架,理念上却仍未摆脱传统工业经济的桎梏。具体表现在:只关注平台交易流量,却忽视了流量中质的提升。有些平台在近几个月里的日均交易量已经突破了17万吨大关,但真实绩效却仍与日均流量在千余吨时一样。 钢铁电商“巨无霸”的形成与布局有关 我国钢铁产业链历来存在着小、散、乱的问题,这可能与我国钢铁工业起点低的基础有关。解放初期,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百业待兴,但数十万吨的钢年产量却让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常处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在计划经济时期,市场需求受制于计划的束缚,很难在某一个行业里有量的突破。进入市场经济后,市场需求就是行业发展的动力源。因此,在1996年我国钢产量突破亿元大关后,各地兴建钢厂的积极性普遍高涨,钢产量节节攀升。不到10年的时间,我国钢材市场供求关系就基本上达到了平衡。但是,钢铁产量上去了,钢铁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2400多家钢厂。由于当初缺乏全国通盘考量,整体布局不合理,企业规模中小型居多,致使行业集中度不高。 在这样的布局下,钢铁电商面临着整合上、中游环节中小、散、乱各类资源的考验。近10多年来,各家电商似乎都在做整合,但收效甚微。大多数钢铁电商仍在以“烧钱”的方式拔高流量,其在市场流通总量的占比提升的情况还没有达到预期。在布局没有改观之前,钢铁电商“巨无霸”形成似乎有点困难。 钢铁电商“巨无霸”的形成与环境有关 巨无霸平台究竟能在什么时候出现,还与当下经营环境有关。 首先,现有社会物流体系尚难解钢铁物流的渴。钢材是大宗流通商品,在物流上有着与普通日用品不一样的特征,体积大、份量重、品种规格多,非专业物流单位难以胜任。每单钢铁物流解决方案的最终确定,还需要考虑到用钢终端需求的周期、物流成本控制、资金运作安全和货物运送、提取的便捷等问题。现有的社会物流体系,还不能满足钢铁物流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钢铁电商只能依靠社会钢铁物流资源解决平台业务流量。社会钢铁物流多为传统企业,与平台流程服务有诸多不匹配,二者磨合尚需一段时间,而靠自建物流体系又将产生一笔难以承受的投入。 其次,在钢铁电商谁都能搞的环境里,滋长着诸多遏制“巨无霸”形成的因素。有实力的钢厂和流通商在企业转型期,都把目光盯在自建钢铁电商交易平台上。在现有的200多家钢铁电商中,多数为钢厂自建平台,真正从业外杀进来的电商并不多见。在今后“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热潮的推动下,钢厂参建钢铁电商平台的积极性将更高。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流量并不是制约钢铁电商“巨无霸”形成的唯一因素,钢铁电商“巨无霸”的形成还与认定标准、市场诚信、社会服务设施配套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