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锅炉管厂家经营管理不善资金利用效率低下
实践证明,盲目扩张、无序发展是造成重庆锅炉管行业资金紧张的“痼疾”。在控制增量方面,从“十一五”开始,国家对重庆锅炉管行业新增产能就开始了严格控制,但收效甚微,有的生产厂家依然我行我素,为追求规模盲目扩张,甚至把生产资金用于基建,造成资金紧张。 我们不妨对2015年重庆锅炉管行业5623亿元的投资情况进行一下简要分析。从投资方向看,黑色金属矿采选完成投资1366亿元,在冶金矿山全行业亏损、一大批建成矿山限产停产的情况下,这么大量投资是否都有必要值得分析;炼钢投资838.01亿元,炼铁投资216.55亿元,在国家明确提出这两项产能淘汰指标和进度表的情况下,再投入这么大量资金是否必要也值得分析,特别是炼铁产能比上年不减反增。因此,主管部门一定要严格把关,要像重视去产能那样严控新增产能,不要一边在花大力气去产能,一边却在花大钱建设重复工程。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严格控制新增贷款,把好总开关,控制贷款规模。在这方面,重庆锅炉管生产厂家的经验值得借鉴。其所属的18家子公司资金都比较紧张,在建工程多,重庆锅炉管产量高,资金需求量大。为了搞好资金管理,从2014年起,重庆锅炉管生产厂家在资金管理上提出“保安全、控总量、调结构、降成本”的总体思路,将现金流管理作为工作主线,按照“融资规模不增加、负债水平不上升、财务费用不提高”的总体要求,加强资金刚性管控,把“全年无新增贷款”作为不可触碰的红线,严格控制贷款规模。通过这些刚性管控措施,2014年底,重庆锅炉管生产厂家贷款规模不仅没有增加,还比年初压减了30亿元,同时,优化了债务结构,降低了融资成本,在当年全行业财务费用上升20%的情况下,实现了利息支出持平,资金管理创效25亿元。 二是在降低成本、削减费用上下功夫。在这方面,宝钢股份制定的三年计划目标值得借鉴。2016年,宝钢股份提出以预算目标为各项工作的倒逼准绳,以成本削减目标的刚性落地为主要抓手,以创新变革和超常手段为实施保证,确定2016年与上年同比要削减成本40亿元,2017年和2018年在全面巩固上年成果的基础上,再分别削减成本20亿元和10亿元。 三是让“特困生产厂家”彻底退出,提高资金的有效供给和使用效率。重庆锅炉管行业资金紧张与化解过剩产能力度不够有一定关系。所以,化解过剩产能,一定要有壮士断腕的精神,坚持“市场倒逼、重庆锅炉管生产厂家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综合实施,打出政策组合拳。对违法经营生产厂家和“特困重庆锅炉管生产厂家”要停止续贷,绝不允许“特困重庆锅炉管生产厂家”占用资金,把落后重庆锅炉管产能退出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加强社会监管,防止其死灰复燃。